close

春天,喇叭溝門原始次生林生態景區路邊還凝結著厚厚的冰川,冰川上覆蓋著去年的落葉。喇叭溝門自然保護區里盛開的杜鵑花,嫣紅明艷,生機勃勃。白樺林里仰望,枝條纖細舒展,仿佛手臂相握在一起,預告春天的到來。喇叭溝門東岔村賣樹苗的村民。生態意識的提升使植樹等活動已經成了這裡的常態。旅游步伐即將開啟,東岔村村民正在東岔水庫上修建棧道。四道穴村村民在展示老鷹狩獵的剪紙作品,這也是一種對滿族文化的演繹。更多內容請掃描二維碼
  關註走讀中國微信平臺
  喇叭溝門滿族鄉位於懷柔區北部的湯河川一帶。人口不多,七千多人口中滿族占了百分之四十。利用傳統文化資源,喇叭溝門鄉打造了許多滿族文化景觀,在下河北村、中榆樹店村等,都能看到滿族特色門樓、壁畫等。二魁摔跤、蹴球等滿族民間體育活動,在花會節慶和學校體育課上得到了一定的傳承。作為北京的北大門,喇叭溝門鄉最接地氣的是這裡的自然生態,喇叭溝門自然保護區是北京唯一一處原始次生林自然生態景區,有7萬畝原始次生林。晚春時節,山坡上盛放著大片的杜鵑;秋天層林盡染,是尋覓北京最美秋天的好去處,高高的白樺林總是能夠引人遐想。
  原始次生林里的生態管護員
  喇叭溝門的春天比城裡來得晚了好幾個節拍,鄉政府門口的路牌上標明:距離北京城區145公里,距離懷柔城區89公里。這不僅是距離的尺度,也意味著高度的攀升。“如果說這裡的溫度比懷柔城區低四五(攝氏)度,比北京城區得低個六七(攝氏)度。”喇叭溝門鄉最北端的孫柵子村附近有大面積的原始次生林,海拔從700米至1700米,海拔1700米的南猴嶺是懷柔區的最高峰。
  因為有大面積的原始次生林,護林防火一直是喇叭溝門鄉的重點工作。袁海龍主要負責生態管護員的管理、巡查:“喇叭溝門鄉常住人口大概3000多,生態管護員有1889名,幾乎覆蓋了全鄉的各個角落,每個村每個家庭都有。”在各個村子,都能看到戴著紅袖箍的生態管護員,大都是留守的老年人,責任心強,如果看到陌生人進入,他們就會大喊著提醒:“進山別抽煙啊。”也有幾個大媽組合在一起,坐在村口或者山腳下,也算是一項小規模的社交活動。生態管護員每個月能夠拿到440元的津貼。
  除此之外,袁海龍還帶著9個在職的管護員開展巡山工作,今年已經有一個多月沒有回到在懷柔城區的家。每年11月到來年5月,有效降雨少,天氣乾燥,有時候又有大風,這個時候林業部門會有預警,萬一發生火情就會是大事,看山需要格外仔細。
  袁海龍記憶里,只有2006年3月的時候,隔壁河北豐寧縣境內發生火災,山火蔓延到了喇叭溝門。這裡處於交界地區,人員流動多,更需要加強防火護山管理。現在,北京已經與周邊地區建立了森林防火聯防體系。正在修建的111國道,從北京到加格達奇,正在喇叭溝門鄉施工。施工隊中南方來的工人多,袁海龍有時候會去工地宣傳一下防火:“南方雨水好啊,隨便扔個煙頭沒什麼大關係,北方就不一樣了,天干物燥。”
  杜鵑花、冰川和白樺林里的春意
  杜鵑花開了嗎?4月中旬,喇叭溝門鄉負責文化宣傳工作的邢靜總是被這樣問起。4月20日晚上,邢靜忍不住發了一條“微信朋友圈”:喇叭溝門的杜鵑花已經開了,比去年提前了將近一個月,驚喜加意外啊,山溝里還有冰川,山上卻百花齊放,美景當前,大家趕快來呀。她配發了一張杜鵑花圖,已經是生機勃勃的嫣紅明艷。
  袁海龍覺得巡山護林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呼吸到“純天然的空氣”,有時候天氣陰沉,“是霧,不是霾”。在山裡,如果雨水好,夏天的時候,原始次生林里有各種鳥叫,樹林下的灌木能夠長到膝蓋深,一踩就陷進去。袁海龍巡山時,也註意到最近杜鵑花已經漸次開放了,“要不了多久,就是漫山遍野的杜鵑,好看得很”。北方深山裡的杜鵑是那種明亮耀眼的桃紅色,大面積地鋪層開,絢爛如雲。城裡面早已經凋謝的杏花、梨花、桃花,在喇叭溝門的山頭路邊也能夠看到。
  春天,山裡面還有冰川。喇叭溝門鄉有個冰川景區,和白樺林景區連在一起。冰川有時候到了八、九月都不化,然後又和深山裡的十月咬合在一起。冰川的產生是因為山裡冷,溝里的水凝結不化,有時候冰川會一直從山溝里蔓延到路邊,從旁邊看,一層一層的脈絡,就像是樹的年輪,冰川上甚至還覆蓋著去年的落葉。如果想尋覓特別的春意,不用去很遠的地方,就是在北京北部,五月來踏青尋春的游客,就能攝下這樣奇異的畫面:上方是新春萌芽,下方是冰川連綿。
  “在我的窗前,有一棵白樺,仿佛塗上銀霜,披了一身雪花。毛茸茸的枝頭,雪繡的花邊瀟灑,串串花穗齊綻,潔白的流蘇如畫……”葉賽寧這首著名的《白樺》總是能夠讓人浮想聯翩。更多人還是會想起樸樹《白樺林》浪漫憂傷的調子。喇叭溝門鄉的白樺林,在四月開始吐露新芽,樹皮潔白柔軟如洋蔥,一層一層,樹根在地下嶙峋糾纏。仰望樹梢,枝條纖細舒展,所有的手臂相握在一起預告春天的到來。原始次生林層層堆積的腐葉形成了有機土,鬆鬆軟軟的,營養豐富。從另一個角度看,一大片白樺林似乎都長在一個鬆軟的島上,和山脊上的岩石混合土壤的結構完全不同。春天的雨後會有蘑菇和野菜。咦,樹林里有窸窸窣窣的響動,原來是松鼠在活動。
  在生計中演繹滿族文化符號
  中榆樹店村是通向白樺林景區的通道,新村沿著道路兩邊展開。路邊有以滿族文化特色打造的文化牆,村民覺得仿古門樓和牆上的壁畫都沒有什麼滿族特色,但是特別利用了滿族婦女的頭飾演繹了滿族文化村的符號。喇叭溝門鄉的村民很多都是姓“彭”,文化牆上有關於彭姓的來歷說明和滿族服飾文化的發展演變。
  彭玉飛家是民俗接待戶,從事旅游接待已有3年。家裡原本有十多畝地,現在“不種地了,秋收的時候耽誤旅游”。秋收一般都趕上“十一”左右,正是喇叭溝門鄉的旅游旺季,很多舉著“長槍短炮”的城裡人都來這裡尋覓最美的北京秋色。夏天,彭玉飛會穿著鄉裡統一定製的滿族特色服飾招呼客人,粉紅色的,看著很喜慶。這是鄉裡進行旅游服務接待標準化的內容,政府會給予一定支持,相當於一個旅游套裝,包括被褥、枕套、廚師服等。
  村裡還有人會說滿族語嗎?如果問這個問題,基本上都會得到搖頭的回答。文化需要被傳承和演繹,鄉裡有滿族文化博物館,廣場上有皇太極的雕像。在另一個村子下河北村,據說政府給每家都安上了滿族文化的一個符號——索倫桿,傳說烏鴉救過愛新覺羅的先祖布庫里雍順,烏鴉是滿族的神鳥,家家戶戶門口都有一個索倫桿,上面有掛肉專門喂烏鴉,並且索倫桿上不可以拴牲口。
  四道穴村的張桂英把滿族文化傳說用剪紙表現出來,那是一張老鷹狩獵的剪紙作品,“我們這裡過去叫做‘鷹手營’”。四道穴村的婦女們偶爾會聚在一起剪紙,其中一位大娘會自己畫圖,“我們小時候住的土房子是紙窗戶,農閑時都剪紙,先用白紙剪,然後染色,可好看了”。現在鄉裡或懷柔有什麼文化活動或者是採訪,偶爾會來拍攝她們剪紙的場面。張桂英家裡到處都種上了花,這些花和她的剪紙一樣色彩斑斕。還有她在仙人掌上嫁接的創作,她說林子里的土最好,非常好養花。
  養牛、養雞都是技術活
  對於養殖戶來說,養雞和養牛卻不是那麼容易。喇叭溝門鄉以農業為主,現代化養殖業已經起步。西府營村的和牛養殖基地,特別選擇在一條山溝里,環境相對封閉,有利於防疫。養牛是個技術活,基地有幾個博士和碩士,從胚胎繁殖到飼料配比嚴格監控,一頭和牛的價格大概是十五萬元。
  東岔村有不少養雞專業戶。養雞不易,養雞戶在東岔新村的房子一般都鎖著門,他們平常住在雞場所在的山溝里,住房和雞場一樣修得比較低。村裡的雞場都和北京華都肉雞公司合作,公司給雛雞,45天左右出欄,一年五撥,好的時候能夠出欄六撥,每撥五千隻。王景英養了十年的雞,“為雞操碎了心,冷的時候要燒煤保暖,最怕它們得病”。如果一切順利的話,每隻雞能賺兩塊錢。雞吃的也是公司給的飼料,“不敢給它雜糧吃,回收的時候要看料肉比,就是飼料和長肉的比重,高了不行。”王景英說,“棒子都漲價了,雞也不給漲漲價。”
  也許將來某一天,王景英的雞會有別的出路。東岔村已經開始了旅游步伐,東岔水庫的棧道正在修建,這是盤旋於山崖峭壁間的一條路,群山夾持,俯瞰水庫,紅色的錦鯉閃閃發光,釣魚台也已經鋪設好,虛位以待。
  【小貼士】
  地址:北京市懷柔區喇叭溝門滿族鄉孫柵子村
  交通路線:從京承高速到懷柔後,沿111國道北行至喇叭溝門鄉政府向西,有路標
  主要景觀:白樺林、野豬林、6月冰川、百丈崖、七仙女浴盆、湯池溫泉等
  門票:白樺林景區20元/人,冰川景區門票20元/人
  ■ 旅游升級
  “度假”來到北京最北的深山裡
  依靠原始次生林的生態屏障,喇叭溝門鄉的鄉村旅游已經起步。孫柵子村和中榆樹店村是較早開展旅游接待的村子,已經漸成氣候,是鄉裡的兩個示範點,在整個懷柔旅游中也小有名氣。白樺林景區就在孫柵子村,已有旅游資本和新的旅游理念進入。山腳下的“一善”滿族文化旅游產業園還在建設中,也是一個度假村。百米文化牆圖文並茂地介紹了“一善”、“二箸”、“三星照戶”石刻的來歷,景點的傳說以及皇太極、多爾袞、莊妃三人的歷史故事。
  “一善”園和村裡其他的農家樂完全不同,白樺樹裝飾的木柵欄,幾棟小木屋散落在山坡上,玻璃天頂可以仰望星空;往溝里走,又有二層石質小樓的建築群;園區里有採摘園、小池塘;接待中心二層有個大大的木質平臺,可以舉辦各種活動,喇叭溝門鄉今年的滿族文化風情節開幕活動便想在這個平臺上舉行。
  如今,京郊游已開始改造升級,不再是單純的火炕農家飯,度假的概念已來到北京最北的深山裡。朴素的外觀,現代化的內核,與時俱進的旅游服務觀念,也許會帶來京郊游的進一步提升。旅游資本選擇喇叭溝門鄉孫柵子村的重要原因就是環境,原始次生林間純天然的空氣,是一筆無形優良的旅游資產。
  ■ 文化遺產
  二魁摔跤:“自己摔自己,底下定乾坤”
  作為滿族鄉,喇叭溝門有兩項非遺項目:二魁摔跤和蹴球。二魁摔跤的表演者為一個人,卻假扮兩個人。表演者身背一個木架,上安裝兩個可活動、身著滿族服飾呈摔跤狀的人形道具,道具均穿著靴子,分別作為兩個滿族人的雙腳,表演中會使出各種技法。這是滿族特有的民間體育競技活動,也是滿族民間花會中必不可少的表演行當。表演者會使出各種技法,使人形道具做出各種滑稽幽默而逼真的摔跤動作。
  據說清朝康熙皇帝自幼喜歡摔跤,並有一定功底,與宮廷侍衛練習摔跤,滿語稱摔跤為布庫之戲。據說少年康熙決定除掉鰲拜,立志治國,但苦於無計。這一天,有一八旗彭氏大臣上奏密折一帖,講述除掉鰲拜之法。康熙閱罷,龍顏大悅,欣然應允。一日,彭氏大臣找來彭氏雙胞兄弟二人,在宮廷表演摔跤。因為文武大臣們知道康熙喜歡摔跤,所以鰲拜等人並不在意。話說彭氏雙胞兄弟摔跤正值高潮之際,來到鰲拜身邊,趁鰲拜毫無防備之心時,將鰲拜撂倒在地。等鰲拜醒過神來,早已被五花大綁拿下。由於彭氏雙胞兄弟制服鰲拜有功,康熙皇帝親自賜封他們為“大魁”、“二魁”,意思是武藝魁首。
  河北隆化縣也有這項民間技藝,“一人頂兩人,難解又難分。自己摔自己,底下定乾坤”。二魁摔跤已經演變為民間舞蹈,成為滿族文化風情節上的保留節目,在鼓樂的烘托下,“自己摔自己”越發顯得生龍活虎,熱烈火爆,算是壓軸之作。
  本版採寫/新京報記者 曹燕
  本版攝影/新京報記者 秦斌  (原標題:喇叭溝門 原始次生林里看杜鵑花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p66rprtb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